close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期訪問西班牙,一身「中式禮服」成為亮點。其實,這並非習近平第一次在外交場合穿著此款外衣,但這次陪同的中國官員幾乎同款著裝,格外引人關注。有媒體驚呼,他們穿的都是「毛澤東裝」(Mao's Suit)。

中國歷史悠久,究竟哪朝哪代的哪款服裝可為「國服」?這問題在習近平上任之後,似乎有定論了。習近平近期訪問西班牙,穿的服裝採用3個暗兜,上身只有左胸兜,無兜蓋,佩飾帕巾,前襟紐扣隱藏,側邊繡花,被稱為「中式禮服」。

BBC中文網日前刊登《習近平的中國禮服 從中山裝歷史看文化自信》,報導指出習近平參加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舉行的歡迎晚宴穿著的外衣,並非第一次,本次之所以如此引人關注,與陪同的中國官員幾乎清一色同款著裝有很大關係。有媒體甚至驚呼,他們穿的都是「毛澤東裝」。

所謂毛裝 始自孫中山

所謂的「毛裝」,就是「中山裝」,始自孫中山。這種外套領子為八字形翻領、前襟有單排五顆扣子和有袋蓋的4個口袋,袖口有3顆紐扣。

中山裝走過近百年歷史,出現在中國近代許多重大時刻。1949年,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身著中山裝;1979年,鄧小平訪問美國總統卡特會面,也穿中山裝。1960和1970年代,中國成年男性都是穿著中山裝。

高空作業車是救援、交通、電力、通訊、消防等行業進行施工、維護修理等作業的理想設備。隨著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高空作業車的需求量也迅速上升。它的升降方式有伸縮式、折疊式和混合式等多種形式,作業高度從十幾公尺到幾十公尺不等。高空作業車的結構與構造:1、高空作業車的液壓系統為開式中高壓液壓傳動系統。2、中心旋轉接頭是一種液壓元件,即將油泵排出的壓力油從下高空作業車車固定部分傳遞到上車運動部分。接頭旋轉芯固定在底架上,接頭體的外筒與轉檯連接。中心旋轉接頭有三個管道,一個進油,一個出油,一個油門口。各油道間用密封圈分隔。接頭上帶有電極。以保證上車運轉過程中油路、電路的暢通。3、支腿鎖是支腿油缸的完全裝置,其作用是:保證支腿放下後不會自行收縮;避免因液壓系統中軟管破裂等意外情況,使支腿失去作用,造成嚴重的事故。4、工作臂由上折臂和基本臂及平衡結構組成。工作是基本臂與水準最大夾角68度,上折臂與基本臂最大夾角134度。平衡結構起帶動臂及鬥工作是的平衡作用。高空作業車常於路燈作業、電力維修、廣告安裝、園林剪枝、外牆清洗等高處作業行業,然而很多人對高空作業車的工作原理和結構卻不是很清楚,若是能夠進一步深入探討,或許就能讓使用者更如魚得水。

1980年代以後,大陸向世界開放,西裝漸流行,中山裝退出日常生活,官員和公務員也改穿西裝。但大陸國家領導人在出席重大活動時,依舊習慣穿著中山裝。

事實上,將傳統的中山裝與習近平的「中式禮服」相比較,兩者顯然不同。2014年,習近平參加比利時菲利普國王舉行的國宴時穿的就是這款「中式禮服」。

中式禮服 形似中山裝

《人民日報》當時指出,習近平的禮服形似中山裝,又不同於傳統的中山裝,而是對中山裝的關鍵部位進行了改良,既保留了中式服裝的傳統,又採納了西服某些元素,包括放棄中山裝的翻領、風紀扣、明扣,採用3個暗兜,上身只有左胸兜,無兜蓋,飾帕巾。

此外,2016年BBC中文網曾報導,中國官方著裝風格經歷了許多變化,高空作業車而且受到外部關注。近年來深色夾克成了中國高層領導最常穿的服裝,現在《紐約時報》報導將其稱為「習(近平)夾克」和「文官便服」。

外交界認為,中國領導人與外交官長期以來在外交禮儀場合,除了中山裝之外,穿什麼禮服並無章可循。但從本次中國官員普遍穿「中式禮服」的情況來看,習近平開創的「中式禮服」,已成為中國官員在國際重大正式場合的著裝樣板。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高空作業車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rightsan919 的頭像
    wrightsan919

    wrightsan919的部落格

    wrightsan9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